日前,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拋出一枚“經濟核彈”——威脅對歐盟葡萄酒、香檳等酒類產品征收200%關稅。這場從鋼鋁關稅蔓延至酒類產業(yè)的貿易戰(zhàn),不僅是美歐經濟博弈的升級,更折射出單邊主義對全球貿易體系的系統性破壞。在這場“以酒制酒”的戲碼背后,隱藏著更深層的政治算計與結構性危機。
日前,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拋出一枚“經濟核彈”——威脅對歐盟葡萄酒、香檳等酒類產品征收200%關稅。這場從鋼鋁關稅蔓延至酒類產業(yè)的貿易戰(zhàn),不僅是美歐經濟博弈的升級,更折射出單邊主義對全球貿易體系的系統性破壞。在這場“以酒制酒”的戲碼背后,隱藏著更深層的政治算計與結構性危機。
關稅戰(zhàn)背后的“精準打擊”與政治劇場
特朗普此次威脅的直接導火索,是歐盟計劃對美國威士忌加征50%關稅的反制措施。這場沖突的根源可追溯至3月12日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全面加征25%關稅的決定。歐盟的報復清單精準鎖定美國政治敏感地帶——威士忌主產區(qū)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,恰是特朗普的“鐵票倉”。這種“打蛇打七寸”的策略,讓特朗普陷入兩難:若放任歐盟加稅,可能動搖核心選民支持;若以200%關稅反擊,則需承受產業(yè)鏈崩壞的風險。
而特朗普選擇后者,本質上是一場政治表演。他在社交媒體上將歐盟描繪為“全球最具敵意的稅收機構”,試圖將關稅戰(zhàn)包裝成“美國優(yōu)先”的護國行動。然而,美國蒸餾酒協會數據顯示,其第一任期內的25%關稅已導致對歐威士忌出口額下降20%,此次歐盟加碼至50%,預計將沖擊價值280億美元的美國酒類貿易。所以這是一種的策略。
經濟沖擊波:從股市震蕩到餐桌通脹
市場對這場豪賭的反應堪稱慘烈:歐洲酒企巨頭保樂力加、人頭馬君度股價分別暴跌4%和4.6%,LVMH跌幅超2%;美股三大指數持續(xù)下挫,標普500較近期高點已跌去10%。更具毀滅性的是供應鏈的連鎖反應——美國葡萄酒貿易聯盟警告,200%關稅將使歐洲進口葡萄酒終端價格翻三倍,“消費者不會為15美元的葡萄酒支付45美元”。密歇根大學研究更預測,如此高關稅將導致法國葡萄酒對美出口歸零。
這種沖擊遠不止于酒類行業(yè)。摩根大通已將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從30%上調至40%,并警告若4月新一輪關稅落地,衰退概率將進一步攀升。而路透社民調顯示,70%美國民眾認為關稅將推高物價,61%受訪者將抑制通脹列為特朗普首要任務。諷刺的是,財政部長貝森特卻宣稱關稅只是“一次性價格調整”,要求美聯儲忽略其影響——這種鴕鳥政策與民眾疾苦形成尖銳對立。
規(guī)則崩塌:單邊主義如何肢解全球貿易體系
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正在摧毀二戰(zhàn)后建立的多邊貿易秩序。世界貿易組織(WTO)框架下的爭端解決機制已被架空,取而代之的是“以暴制暴”的叢林法則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,美方行為“擾亂供應鏈、威脅就業(yè)、推高價格”,而歐盟的反制雖“適度合理”,卻被迫陷入“以關稅對抗關稅”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
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全球產業(yè)鏈重構。為規(guī)避關稅,企業(yè)不得不將生產線從效率導向轉為地緣政治導向。例如,美國芯片企業(yè)因貿易戰(zhàn)喪失海外市場,而依賴其技術的國家也陷入供應鏈危機。這種割裂不僅抑制創(chuàng)新(企業(yè)研發(fā)資金被成本吞噬),還加速了全球經濟區(qū)域化、集團化趨勢——正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專家所言,這標志著“全球化退潮下的規(guī)則重構危機”。
歷史的回響:1930年代關稅戰(zhàn)
當前局勢與1930年《斯姆特-霍利關稅法》引發(fā)的全球貿易戰(zhàn)驚人相似。彼時美國對2萬種進口商品加稅,招致各國報復性關稅,最終將全球經濟拖入大蕭條深淵。如今,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轍:加拿大已宣布對298億加元美國商品加征25%關稅,歐盟、墨西哥等主要經濟體均卷入混戰(zhàn)。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專家彭妮·納斯尖銳指出,特朗普的“對等關稅”實為經濟霸權,“這不是互惠,而是單方面掠奪”。
誰為這場豪賭買單?